?安徽省級新產品鑒定申報條件
?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申報條件
.
江蘇省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申報政策詳細盤點如下:包括江蘇省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對象及申報條件要求,詳情如下:
政策咨詢熱線:0551-65300586;15855199550 專人在線免費指導
一、評價對象與時間基準
本次評價對象為第1—10批(2002—2014年)已認定且通過上一輪評價的115家大學科技園(名單見附件1)。本次評價時間基準為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以該時間范圍內各大學科技園相關信息為評價基礎。
二、評價組織和要求
1. 科技部成果與區域司會同教育部科技司負責組織實施大學科技園評價工作,委托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具體開展評價。
2. 各地方科技廳(委、局)會同教育廳(委、局)按照本通知有關要求,負責組織轄區內的大學科技園參加評價工作,并給出評價意見(模板見附件2)。
3. 各大學科技園根據要求認真準備總結材料(總結材料提綱見附件3),應保證總結材料真實、準確。總結材料由大學科技園編寫,報請依托高校審核、蓋章后,由所在地方科技廳(委、局)會同教育廳(委、局)匯總上報。
4. 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將對相關材料進行審查,采取視頻答辯方式組織專家評價,并根據需要,對部分大學科技園進行現場核查,請各地方科技廳(委、局)會同教育廳(委、局)提前組織大學科技園做好相關準備。具體時間及要求將另行通知。
大學科技園績效總結報告(提綱)
科技園名稱: |
|
運營機構: |
|
依托高校: |
|
報告編報要求
本報告是2020年度大學科技園(以下簡稱“大學科技園”)績效評價的重要信息基礎。請按以下要求組織材料。
1. 報告內容填報必須實事求是,內容真實、客觀、準確,不得夸大、虛化。
2. 報告內容須為評價基準時間內(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大學科技園建設運行管理活動的案例及數據。
3. 遵守相關保密規定,涉密內容不得填寫。
4. 報告內容覆蓋各項提示要點,結合具體實例填報。
5. 報告內容不得空缺,如果欄目沒有內容,請填“無”;表格留空不足可自行擴充。
6. 參與評價的聯合大學科技園(即多家大學聯合辦園)依托高校中,如有已單獨認定的大學科技園的,其數據、信息不得在聯合大學科技園總結中重復填報。
7. 報告中部分信息、數據需附件中提供證明材料支撐,相關信息、數據需與附件證明材料內容保持一致。
8. 報告正文內容用“仿宋四號”填寫,列表用“宋體小四”填寫。
9. 報告和附件采用A4紙雙面打印,分別裝訂成冊。報告和附件添加內容目錄,以便查閱。
10. 科技園負責人、依托高校、省級主管部門簽章完整。
11. 2020年8月21日前,總結報告紙質件3份、附件紙質件1份、電子版光盤1張,報送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
12. 填報過程中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系評估中心。
評估中心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農科四路35號樓西段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
一、基礎條件和運營管理
(一)基礎條件
大學科技園的場地、基礎設施狀況,評估期內基礎條件建設情況。
(二)運營管理
大學科技園組織管理體制機制與架構;運營機構的管理架構和管理團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本情況,開展的主要工作與成效,運營機構的股權結構,評估期內稅收等相關政策落實情況,評估期內依托高校、股權結構、發展規劃等事項的重大變更情況。
二、科技創新資源集成
(一)依托高校對大學科技園的支持
針對大學科技園建設,依托高校具備的優勢創新資源(研發機構、基礎設施、科研儀器、科技數據、圖書文獻等)及科技成果源頭供給情況;依托高校對大學科技園的支持政策及落實情況,對大學科技園的投入情況。
(二)高校創新資源整合與開放共享
建立高校創新資源整合機制和開放共享制度,構建線上資源整合平臺,匯聚各類創新資源,面向大學科技園企業開展服務,推動大學科技園建設(提供三項以內代表性案例)。
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建設
針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建設專業化服務團隊、服務機構和服務(信息、研發等)平臺,加強科技成果供需信息共享,完善成果轉移轉化服務體系,落實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促進科技成果工程化和成熟化情況(提供三項以內代表性案例)。
(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果
在孵企業擁有的科技成果、知識產權情況,在孵企業開展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情況與效果(提供五項以內的在孵企業對科技成果,尤其是高校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案例,案例應包括成果名稱、技術來源、技術水平、關鍵技術突破等創新點、產生的經濟社會效益、大學科技園在轉化中發揮的作用等內容)。
四、科技創業孵化
(一)科技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針對企業創業發展,建立創業投融資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投融資等服務情況,公共服務提供情況(工商、稅務、信息、人才培訓、物業等),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加速器全鏈條建設與全流程服務情況,組建創業導師隊伍、創客培育情況(提供三項以內代表性案例)。
(二)在孵企業發展
在孵企業創業發展基本情況(包括在孵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情況,在孵企業開展的科技活動情況,畢業企業情況等);大學科技園推動在孵企業創業發展的作用和成效(提供五項以內的推動企業孵化發展代表性案例)。
五、創新創業人才培養
(一)創新創業教育、實踐與活動開展
面向園區中小企業、創客團隊及在校大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如提供各類課程、培訓等)、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如創業實踐基地、提供實習實訓崗位等),舉辦創新創業活動(如創新創業大賽等)、營造創新創業氛圍情況(提供三項以內的相關案例)。
(二)創新創業群體集聚
落實高校師生創新創業政策情況和成效,高校教職工、在校大學生、高校畢業生(優秀校友)、留學人員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團隊等在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情況(提供三項以內的相關人員在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情況案例)。
六、開放協同發展
(一)區域科技與經濟融通發展
通過大學科技園與區域產業集群的互動,推動新技術與區域產業融合、促進區域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情況(提供三項以內大學科技園與區域產業集群互動案例)。
(二)區域產業轉型升級
發揮依托高校相關學科優勢,通過大學科技園資源整合、技術對接、聯合研發、成果轉化等服務手段,與區域產業集群加強互動情況;培育新業態、新模式企業,推動新技術與區域產業融合、促進區域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情況(提供三項以內大學科技園與區域產業集群互動、促進區域產業創新與轉型升級案例)。
(三)對外合作交流及地方支持
大學科技園之間、與專業服務機構、與全球創新創業資源的合作交流、資源共享等互動情況;省級科技、教育主管部門和所在區域地方政府對大學科技園的支持政策制定及落實,對大學科技園的投入情況(提供三項以內的對外合作交流及地方支持情況案例)。
在線為您服務!需要咨詢的,請聯系專人指導:15855199550 (微信同號)QQ:2885169026!
更多政策詳情點擊:項目申報政策匯總